100%

【台灣文獻叢刊·第212種】《魂南记》

台灣文獻叢刊

  【第 212 種】

  魂南記

  .作者:易順鼎、羅香林

  .原書頁數: 0090 頁

  ●書籍簡介

  第二一二種「魂南記」

  本書(一冊九○面五四、○○○字)合「魂南記」、「魂南集)而成,易順鼎撰。順鼎字實甫,自號哭菴;湖南龍陽(今漢壽)人。清光緒二十一年中日馬關議款,易氏以河南候補道兩次上書都察院條陳時務,力述割地、賠款之不可及籌謀戰守諸事宜。割臺議定,聞臺民自守,復請命波臺赴難。本書所輯,為其當年五月及七月間兩次渡臺赴援事。「魂南記」,即其自記渡臺赴援經過。以日記形式,起自五月初一請命赴臺、終於九月劉永福內渡抵閩。其間,嘗參永福戎幕,并迭與兩江總督劉坤一、署督張之洞、兩廣總督譚鍾麟等有所聯絡,洽請濟餉事。關於此一段史事,前刊第五九種「贏海偕亡記」、第五七種「割臺三記」所收「讓臺記」及第四○種「臺海思慟錄」所載;彼此不無少異;讀此親歷之記,可得其實。「魂南集」,即「魂南記」所經各地吟詠之什。此外,今并自故宮博物院輯印「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」錄出易氏上都察院書兩通,題為「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」,作為「附錄)之一;另收劉永福援臺禦日之自述資料一段,題為「劉永福援臺始末」,作為「附錄」之二。

  ●序號   篇名

  1  弁言

  2  魂南記目錄

  3  魂南記

  4  附錄(一)

  5  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

  6  附錄(二)

  7  劉永福援臺始末

  ●弁言

  「魂南記」系漢壽易順鼎先生遺著,記清光緒二十一年割臺之役先生兩次渡臺赴援事。當是年五月初旬日軍在三貂角澳底登陸後之八日,唐景崧即行內渡,臺北瓦解;此後臺南方面推由劉永福支撐,迄至八月杪終告棄守。其間留臺將吏與沿海各督撫迭有往還,終因兵窮援絕,無法抵抗而後已。關於先生渡臺赴援事,其他文獻見有如下記載:

  『劉帥(按指劉永福)………苦乏餉,邀集紳商行官票、勸軍需。遣人北洋乞助於北洋大臣劉坤一,南告兩江總督張之洞,西南告廣東總督,皆不即復。惟張之洞於五月間遣司道易順鼎訪劉帥,彼此誓復臺北而無他耗,張督即令召回。久之,兩江略有餉械至,已不濟』(見「文叢」第五九種洪棄生著「瀛海偕亡記」)。

  『閏五月二十日,臺灣府黎景嵩遣苗慄舉人謝維岳向張帥之洞乞師。臺中糧餉缺乏,臺南亦無接濟。苗慄舉人謝維岳年少有膽氣,黎遣往南洋大臣張香帥告急,乞師、請餉械。香帥命道員易順鼎到臺南查軍情』(見「文叢」第五七種「割臺三記」所收吳德功著「讓臺記」)。

  『先是,景嵩因糧餉不敷、兵力不足,派員紳四去乞餉。南洋大臣張之洞派河南候補道易順鼎、候選主事陳曇帶餉銀十五萬兩以為接濟;並函致景嵩,略謂「民主(按指唐景崧)既遁,臺民猶奮拒敵人,其忠義勇敢甚堪嘉尚!君不忍舍去,亦能支持數月,實深欽佩!茲遣易道、陳主政帶餉十五萬前來,聊助兵食。一切事宜,已與易、陳兩君面言。以後能再收一城、一邑,自當源源接濟。此款系各省義富所集」。又函屬福建陸路提督黃少春派候補知州龍贊綱帶「達」字營暗渡來臺。詎以七月初九日行抵涵江,聞臺灣(府)之變折回廈門;距失守僅二日,亦天意也』(見「文叢」第四○種思痛子著「臺海思慟錄」)。

  按諸「魂南記」所述,上引前兩種記載,系指五月下旬先生第一次渡臺事;但奉劉坤一之命而行,並非張之洞所派。後一種記載,系指七月初旬先生第二次渡臺前事;所稱主事陳曇,似即記中之粒翁(陳粒堂)。上述各種文獻所載,彼此不無少異;今得先生親歷之記,當可覘知真象之一斑。至記中所稱湘帥與劉永福往來之電信,「張文襄公選集」(「文叢」第九七種)存有一二,可供參閱。劉永福在臺時嘗有『內地諸公誤我,我誤臺民(人)』之歎(見「臺海思慟錄」及「文叢」第一二八種連著「臺灣通史」);讀此記與「張文襄公選集」,個中情況更可瞭然。

  先生著有「四魂集」五卷,「魂南記」為其最末一卷;前四卷為「魂北集」、「魂東集」、「魂南集」及「歸魂集」,均屬詩篇。其中「魂南集」即「魂南記」所經各地吟詠之什,因一並收錄,合為一書。此外,再自故宮博物院輯編「清光緒朝中日交涉史料」錄出先生上都察院書兩通,題為「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」,作為「附錄」之一;並另收劉永福援臺禦日之自述資料一段,題為「劉永福援臺始末」,作為「附錄」之二。

  又,「魂南記」原祗以干支紀日;為求便於閱讀,經查檢朔閏表,夾註陰曆日次(內有一二舛誤,並於夾註中說明之)。至記中所稱諸帥,峴帥為欽差大臣兩江總督劉坤一(峴莊)、夔帥為署直隸總督王文韶(夔石)、湘帥為署兩江總督張之洞(香濤)、潤帥為閩浙總督邊寶泉(潤民)、文帥為署兩廣總督譚鍾麟(文卿)、敬帥為湖北巡撫兼護湖廣總督譚繼洵云耳。(吳幅員)

  ●魂南記目錄

  魂南記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一)

  魂南集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三)

  附錄(一)

  易氏呈都察院條陳時務文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四七)

  附錄(二)

  劉永福援臺始末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(六三)

  ●魂南記

  易順鼎哭盦撰

  光緒二十一年(乙未)夏五月辛未朔,余甫自京師還唐山大營。初,余與峴帥約:戰則留,和則歸。至是,和議成,賠款二萬萬,割遼東、割臺灣,皆從來所無。余墨絰從戎,志在殉母;今時局如此,不入山披發何時!因峴帥挽留,不得已,約再緩月余,即回湘奉父。已而聞臺灣署撫唐薇卿中丞率臺民死守;屢卻強敵,忠義奮發;此事關係中國大局,不容忽視。請於峴帥,謀以隻身入虎口,幸則為弦高之犒師,不幸則為魯連之蹈海;亦平生志也。峴帥仍未允;旋以手書致余云:『臺灣之行,似可作為罷論。世兄若念舊好,不以坤為齷齪物,尚可列在朋友一倫;即請訂忘年之交,始終不相背負。臺從去留遲速,以坤之出處為斷,不以一月、兩月為期。坤於居停之誼,往往闕如;以後幸勿客氣!是禱』。詞意鄭重,未忍再請。

  明日壬申(初二日),峴帥接唐署撫電信,持以示余;則臺灣已自立為民主國,推署撫為總統矣。余乃決意請往,帥弟希陶丈及營務處曾經郛諸君並贊成之。

  甲戌(初四日),峴帥將遣余渡臺,先電唐署撫云:『非常之事,非常人為之。況勢處萬難,而理歸一是;天心助順,必有成功。欲達苦衷,另遣介使』。又電督辦軍務處王大臣請緩交償款云:『日內接唐景崧電:臺民自立一國,守境拒倭;將來成敗雖不可知,目前土地斷非敵有。所許巨款,決不可交!我留之以買砲購船,可資補救;彼失之則財屈民散,立見覆亡。語曰:「要盟無信」;祈熟計之』!兩電,皆峴帥手筆也。

  五日乙亥,為峴帥作書致唐署撫,大意勸其委任賢將、商結外援,當生死以之,勿進退失據。稿凡千余言。希陶丈以粵扇相贈。

  丁丑(初七日),峴帥送委札並薪夫銀五百兩來。札文即出余手;文云:『欽差大臣、頭品頂戴、辦理南洋通商事務兩江總督部堂、碩勇巴圖魯劉,為札委事。照得本大臣現准署臺灣撫部院唐電開:臺灣民心不肯從倭,有協力拒守之說。事關重大,自應派員前往偵探。查有委派總辦行營文案處之丁憂河南候補易道,堪以派往。其薪水、夫馬銀兩,仍准照舊支給;由行營支應局預發三個月之數,以便迅速起程。除分飭外,合亟札委。札到,該道即便遵照,刻日前往妥慎偵探,隨時稟報!勿違!此札』。是日,幕府諸君俱賦詩贈行。

  己卯(初九日),乘輪車抵天津;見夔帥及陳右丈,晤毛實君、徐進齋、徐仲虎、歐陽重諸君。詢臺灣電信,有言相持三晝夜、廣勇殺倭甚多者,有言倭已由三貂登岸者。

  庚辰(初十日)晚,登輪船。

  辛巳(十一日),出大沽口。

  壬午(十二日),入煙臺;有英法艦數艘、俄艦十余艘泊此。

  癸未(十三日),過黑水洋,舟甚平。入綠水洋,轉傾側;舟人多嘔吐,余亦困莫能興。

  乙酉(十五日),抵上海。晤劉康侯,伊接廈門電信,言基隆已失、署撫已逃;為之愕然,未肯遽借。時於晦若、文道義、梁節庵俱在上海。晦若已辭合肥相國館席;道義以翰林學士爭和議不得,請假南歸;節庵則主講鍾山書院,自南京來,將返粵東,不期而遇。異鄉羈旅,憂患中轉獲友朋聚首之樂。

  庚寅(二十日),「保定」輪船往廈,登焉。自上海至廈門水程三千余里,船價番錢七元有奇;余包房艙一間,加番錢十二元。從舅陳粒堂主政本與偕行,登岸購書而輪船遽發,余遂孑然獨往;一身以外,惟從者三人而已。有生以來,初涉南洋;對此茫茫,不勝家國身世之感。

  癸巳(二十三日)早,抵廈門;石山奇聳、風水蒼涼,儼然丁丑歲在古州所蔓遊地。乘小舟抵岸,已見臺北潰兵塞滿街巷,旅舍幾無投足處。良久,始得萬安棧,斗室一間。聞有朱太守上泮同寓,即臺北走回者;急訪詢之。朱裹創出見,言本月初七日倭兵數百由澳底襲奪三貂,十一日奪基隆,數十營皆潰走;十二日三更時,唐署撫微服遁,握總統印、建黃虎旂僅十日耳。唐走後,臺北遂為倭有;然林朝棟、邱逢甲尚守臺中,劉永福尚守臺南,倭欲取全臺亦不易也。至唐蹤跡,則或稱其退保新竹,或稱其走回粵省,或稱〔其〕潛往金陵。果能退保新竹,事尚可為;然似以往金陵者為確。蓋唐系湘帥門人,臺北餉械多出自湘帥所助,不能不往見之耳。余此行急於渡臺,故未及往見湘帥;在上海時,曾電告行蹤。今聞唐走南京,若湘帥能責令潛返臺中收拾余燼,臺北死灰尚有再燃之望;因亟電湘帥云:『請責唐蔑歸垂沙』。按「荀子」、「淮南子」諸書,並言唐蔑死於垂沙。唐蔑乃楚將,垂沙乃楚地。余以唐蔑指唐署撫、以垂沙指臺灣,意謂唐署撫去臺灣一步即無死所;欲湘帥責以大義,使還臺灣。特用僻書以代密碼,惟湘帥始能知也。

  甲午(二十四日),接湘帥回電稱:『來電「潛歸」下二字有誤。唐此時確在何處?即復』云云。始知唐未返金陵,而昨日之電竟被電局誤譯「唐蔑」為「唐潛」,致湘帥不得「垂沙」二字之解。然「責唐潛歸」四字大意了然,雖誤而不為誤矣。時聞劉永福在鯤身、鹿耳門,海角孤懸,與中國聲息隔絕;遺民感其忠義而不肯散,強敵懾其威名而不敢攻。余心異其為人,欲親往臺南,一相存問。由廈門往臺南,海程竟日夜可達;然祗有美國公司輪船一艘來往。其船名曰「爹利士」,每次由臺南至廈門,由廈門往汕頭、香港諸處,又還至廈門而後再往臺南,以故每月赴臺南不過兩、三次。此外尚有一船間往臺南,不能定也。且中途須過澎湖,時有倭船遊弋阻截;倘遭盤詰,即陷不測之禍。臺北已為倭有,臺南獨與倭敵;倭不畏人往臺北,惟畏人往臺南。自三月初二日倭踞澎湖以來,由廈門往臺南者幾絕跡焉。

  丙申(二十六日),以赴臺南意電稟峴帥並湘帥;湘帥不報,峴帥則覆電促余回營。同年秦子質太守時在廈門,尤力阻余。皆不顧。

  戊戌(二十八日),攜兩僕附「爹利士」輪船;束裝登舟時,死生安危已付之度外矣。臺洋水色深碧,與綠水洋相似;風浪顛簸,過於閩洋。船價番錢七元有奇;船大人少,天氣酷熱,乃另加番錢數元,包大艙一間。船中皆泰西及粵東人,言語不通;見余素服少言,均不甚措意。

  己亥(二十九日)曉,過澎湖,余尚高臥未起;所泊倭艦甚多,竟未遭阻截,私心默自慶幸。從船窗中望見全臺南北數千里,實一大山綿亙而成;山高際天,火云如蓋,籠罩其上。山前為臺灣一省,山後則生番所居。少時,已入安平海口;魚龍島國、雞犬人家,儼然別有天地矣。安平口即鹿耳門;所謂七鯤身者屈曲環之,皆沙岸也。水淺浪高,輪船向來不能入口;距口兩、三里,即下椗焉。乘小舟入口,抵海關登岸;又步行九里,始至臺南府城。城中兵民見行李一肩岸然而至,驚為天外飛來;爭相問訊,尚不知臺北失守消息。蓋臺北、臺南相距七、八百里,倥傯擾攘之際,彼此不復相聞;劉又鎮靜,不許人傳說故也。然偵諜之疏,亦可概見。余至寓,遣僕持名片先往致意。其巡捕官粵東人,倨傲殊甚,意將拒客。余恐劉不識字,乃作書告其幕府,責其夜郎自大、將死不知。劉見書,即約明日往晤。既而,持柬書「教弟劉永福頓首拜」來請;入署時已初更矣。劉字淵亭,廣西上思州人。本以南澳總兵,奉旨幫辦臺灣防務。割臺後,文武內渡,臺灣總兵萬國本亦去;劉乃並署臺灣總兵,由旂後海口移駐臺南。所居,即臺灣鎮署。因其奉旨幫辦,皆以「欽帥」稱之。余葛衫布履,對坐榻上。劉本短衣帕頭,因見客,著長衫;健兒十余人皆赤足短衣,夾立。余指榻前環臥小犬,笑曰:『人言淵翁所畜狗皆能助戰,有是事否』?劉長身黑面,鼻露顴高;樸陋無文,而沈毅有度。惟煙癮甚重,日則假寐吸煙,夜則精神百倍;治軍旅、見僚屬,皆就榻上辦之。與余初見,即忘形跡,吐衷曲不作一寒暄語;蓋簡略真率,其天性然也。為言唐署撫排擠傾陷狀,幾痛哭流涕。余考劉之功名,實成於唐;唐之功名,亦成於劉。劉一介武夫,事唐甚謹;唐則疑劉有異志,頗相猜忌,不肯假以事權。劉之聲威著於天下,尤為外夷所畏。唐欲舉大事,正宜引為臂助;乃不能推心置腹,以至如此!有一良將不能用,而所用將佐專擇逢迎巧滑、貪鄙嗜利之小人,欲不敗,其可得乎?憶本月二日峴帥以唐電示余時,余竊疑唐與劉同在臺灣而唐電無一字及劉,殊不可解;恐兩人不甚相洽。言於峴帥,頗以為然;屬余復書,引藺相如廉頗、王猛鄧羗及近代袁崇煥毛文龍事相鑑戒。豈知不幸而中耶!

  閏五月辛丑朔,劉遣幕府吳季籛(名彭年,紹興人)來拜;言劉已洒掃署旁之白龍庵,請余暫居。午間,移寓庵中;老樹荒園,地頗幽潔。劉饋土物,設供張甚備,且屬官吏、紳士、將領次第來見;皆言劉有請余權理臺灣道篆之意。

  壬寅(初二日),吳季籛來書云:『日來淵帥屢屬彭年向閣下啟齒,謂觀察一席務求權理,移孝作忠,匡彼不逮;已飭轉電潤帥。彭年前探情形,未敢造次。昨夕淵帥又問;求閣下俯念時艱,順其所請』云云。余以未終母喪、未奉朝命,辭之;而聞倭氛已逼臺中,願統一軍往援,兼謀恢復臺北。時守臺中之道員林朝棟、楊汝翼、主事邱逢甲皆擁巨資,棄師潛逃;惟記名提督吳光亮帶廣勇數營、署知府黎景嵩帶楚勇數營,尚未去。然吳已老,黎亦非任重才。且所部多新集潰卒,無餉械,連日黎飛書告急求餉求援,劉方無以應之;見余欲往,意甚欣然。議定先撥數營歸余統領,而以季籛為營務處,襄助一切。

  丙午(初六日),劉送關防並照會來。照會云:『欽命幫辦臺灣防務、統領福軍、閩粵南澳總鎮、依博德恩巴圖魯劉,為照會事。為照臺北、基隆已被倭人佔踞,亟應前往收復。本幫辦鎮守臺南,地方緊要,不能分身。茲適有貴道奉差來南,自願馳往中路,督率各營相機進剿;應撥鎮海中軍副營、福軍先鋒左營、道標衛隊營兵三營先歸統領,並照送關防一顆,文曰「統領福軍先鋒左營鎮海中軍副營道衛隊營關防」,相應備文照送。為此照會貴道,請煩查照施行。須至照會者』。余接照會後,與季籛商酌,擬刻日開往彰化會合黎、吳兩軍及臺中義勇,先扼大甲溪南,然後傳檄臺北,共圖收復。約計三營月餉共須七、八千金,劉允先發萬金;請余到臺中就地勸捐,自行籌給。於是鄉人之在臺者以余辭道篆而領孤軍為非計,爭相諫阻。余亦私念地方不歸節制、餉源毫無把握、兵將不相熟習,三者皆危險之道;危險固不足畏,然如危險而無濟何!又接黎守電信,極言臺中富民盡去,無餉可籌;尚欲望臺南接濟云云。殊不知臺南正苦餉絀,彼方自顧不暇,何能顧人。此次所發萬金,乃為余破格之舉;臺南數十營皆祗有一月之餉,一月以後即不可問矣。窺劉意,欲余為籌餉而不欲余為治兵。余乃變計,請往南京、閩、粵見湘帥、潤帥、文帥,為伊作秦庭之哭;劉大喜過望。先是,余抵臺南日,適廈門委員蔡嘉榖寄到綢文一件,消息頗佳。其文云:『駐廈辦理臺灣轉運局務、前委臺灣府知府蔡嘉榖,為遵電轉呈事。現奉上海轉運局賴道鶴年轉奉江督憲張轉准駐俄許公使電開:「俄國已認臺自主,問黑旂尚在否?究竟能支持兩月否」?似此外援已結,速宜將此事遍諭軍民,死守勿去;不日救兵即至。仰即派人將此電告知劉幫辦並中路林、邱、吳三統領遵照等因。奉此,合即鈔電轉呈。為此備具綢文,密縫衣內,派差弁五品軍功林廷輝賫送前來,申乞憲臺察奪!並乞將五月十二日以後至近日全臺軍情戰狀詳賜覆文,以憑轉電南洋大臣酌奪。望切!盼切!須至申者』。劉見俄國認臺自主、湘帥又許發救兵,志氣益壯。

  丁未(初七日)夜,設壇幄,祭告天地神祇;臺南文武百余人並集,歃血同盟,劉與余為首。季籛作誓文及條約,讀畢焚之;別具一底冊,各簽名、鈐印於其上。

  明日(初八日),以湘帥許發救兵布告,萬眾歡聲如雷。「爹利士」船計日可至,余將先往南京,而臺南紳民皆懇留余權理道篆。晚間,劉送紳士公稟來。其稟云:『臺南團練局紳士等謹稟欽憲大人麾下!敬稟者:竊惟議棄珠崖,賈捐之未為上策;保全河隴,竇太傅亦賴群才。割地之舉,臺民誓同死守,不肯事仇。幸欽憲駐節南郡,布置周密;威聲所播,妖氛為摧:是以鋒鏑不驚,閭閻無恙。奈官斯土者紛紛內渡,一切地方公事治理需人,臬道憲之任,素號煩劇;況時艱待濟,贊襄軍務、籌備餉械,胥關緊要。陳前憲解組言旋已半月有余矣,印綬久懸;紳等擬請行權以濟變。觀察易,沅湘望族,戎馬書生;儒將家風,孝廉舊業。昨奉劉峴帥之命,不辭險阻,遠涉滄溟;視委靡退縮者相去霄壤。倘權道篆,措之裕如。雖現丁內艱、服猶未闋,敢援古人「金革不避」之義,墨絰視事,共維危局。夫歲寒知松柏,不遇困屯,不足以覘才節。值茲事變非常,枕戈待旦、擊楫渡江,挽既倒之狂瀾、植中流之砥柱,本我欽憲所深期,亦易觀察所不得辭也。紳等愚昧之見,越分籲請;伏乞憲裁批示祗遵,實為公便』!余覽之,媿無以塞臺人之厚望。與劉約:俟籌餉有效,方踐此言。

  己酉(初九日),「爹利士」到。余將登舟,劉以粵桂番布、椰扇各物贈行。比出城,風浪大作,船已避去;季籛請暫居海關以待。果樹甚多,皆荔支、龍眼之類;丹實遍地,綠陰滿庭。坐斗室中,聞潮聲如霹靂爭鳴,遠聞數十里。出門望之,雪山萬重、翻天倒海,何止十二銀山也。臺人呼此為「涌」,每歲自四、五月至八、九月皆然;輪舟不能出入,即駁船、竹筏亦須乘其稍平時始敢行。臺南稱為天險以此。然康熙中王師取臺灣,即由鹿耳乘潮而入;天險又安可盡恃耶!

  大雨兩日,辛亥(十一日)雨止,海涌略平。聞「爹利士」船已回泊海口外,有乘竹筏出入者。竹筏之制,裁容四、五人。用巨竹十余,貫以巨釘、貫以巨繩;置以木桶,以貯行李。一人坐於桶上,余人則蹲伏桶旁。操筏者或五人、或六人,人持一巨橈,皆裸身出沒浪中;俗呼為「水鬼」,即古之「弄潮兒」也。從海岸出海口至輪船泊處,約五、六里,銀濤雪浪,壁立萬重。竹筏亦不敢行者兩日矣,是日有一筏冒險出口。余雖知其險而未知其險絕,急欲登舟,乃以洋趺六元雇一筏,操筏者六人;余主僕三人,余坐桶上,兩僕坐桶旁。甫近海口,則向所望見之銀濤雪浪變為十丈黑山,從天而下,直壓筏上;余默謂性命休矣。乃浪從筏上飛過而不落筏上,且一浪末過、一浪又來,惟見無數黑山爭來相壓,不知如何過去;又默謂性命休矣。乃每一浪來,竟不知是浪從筏上行、是筏從浪上行;余主僕三人之衣並未沾濕,略有浪痕數點,亦不知浪歸何處去。如此者數刻之久,余惟閉目堅坐,聽其自然;以手牢握桶繩,如在虛空中作秋千戲:時而登天則與之九天,時而墜淵則與之九淵。輪船漸近,浪始漸平;操筏者之力將竭,而余之力亦竭。若再有數刻,不能勝矣。此生平所歷第一險,亦天下第一險也。登舟後,風浪愈作,貨物仍不能上;在舟中坐候數日,悶苦不堪。

  丁巳(十七日)間,抵廈門。候數日,得輪舟。

  甲子(二十四日),抵上海。

  丁卯(二十七日),附「江裕」舟赴南京。

  戊辰(二十八日),抵下關。入水西門,住狀元坊聚賢棧。

  己巳(二十九日),見湘帥,遇唐署撫於司道官廳。唐自前月十三日臺北不守後,以重資購德國公司輪船至廈門;或言其易服、翦鬚匿煤艙中得出者,妄也。昨始來南京,與余同舟而竟不知,蓋蹤跡甚秘云。湘帥以同見不便,約余是晚往談。晚間一見,即云『子來太遲!若早來,則有益矣。子不聞有人劾南洋接濟臺灣、阻撓和局乎?不聞有旨查禁海口乎』?乃出總署來電示余云:『奉旨:「現在和約既定,而臺民不服,據為島國,自已無從過問。惟近據英、德使臣言:上海、廣東均有軍械解往,並有勇丁由粵往臺,疑為暗中接濟,登之洋報;或系臺人自行私運,亦未可知。而此等謠傳,實於和約大有妨礙。著張之洞、奎俊、譚鍾麟、馬丕瑤飭查各海口究竟有無私運軍械、勇丁之事?設法禁止,免滋口實。欽此」』。蓋閏五月初十日電也。閏五月朔日湘帥尚未奉此電,故其寄臺南電信尚有「堅守一月,救兵即至」之語;不謂甫距十日,即大有變遷。余因舉湘帥此電為臺民代申謝忱,述臺民望救如水火,望湘帥如天地、父母狀;且言『湘帥無此語猶可;既有此語,劉已堅守不止一月,而救兵尚未見至,將奈何』?湘帥無以應,屬余暫留。

  六月庚午朔,以臺南事詳稟湘帥。

  壬申(初三日),粒翁從揚州來;自五月二十日赴廈相失後,至今始會合,忽已四十余日矣。

  丙子(初七日),移居中正街文正書院。書院為許仙屏河帥官江寧藩司時所建以祀曾文正公者;園亭軒敞、花木清幽,尤宜消夏。山長鄒少枚孝廉,湖南新化人,與粒翁世交;故留余同粒翁下榻焉。

  居數日,見湘帥,申前說。湘帥言:『此時實無救臺法;劉當奮力自為,不必拘文牽義。臺灣已非中國地,劉若能割據此土為中國作屏藩,勝於倭人萬倍。至餉械垂盡,則惟有用「草船借箭」之法;果能得手,敵之餉械皆我之餉械也。劉固奇男子,成則為鄭延平,不成則為田橫耳』。嗟乎!余在臺南與共處十余日,豈尚不知劉之為人何如哉!蓋其人有所長,亦有所短:不貪財、不好色,忠勇樸厚,與士卒同甘苦,是其長也;不能用財,有恩無威、多疑少斷,是其短也;老謀深算,持重養威,是其所長者也;大略雄才,赴湯蹈火,是其所短者也。今日之事,非有大略雄才而又能赴湯蹈火者必不勝任。劉本非能死之人,其富貴功名之願已遂、室家妻子之戀難忘,則先有不欲死之心;臺灣為奉旨交割之地、幫辦為奉旨內渡之員,則又處不必死之地:余窺見隱衷久矣。所以不憚艱險奔走乞援者,非為劉,為臺之百萬生靈不甘背主事仇,為可憫痛!且亦借酒杯、消塊壘意耳。於是告湘帥云:『劉實無鄭成功之才,亦無田橫之志。倭不攻臺南則已;一攻臺南,劉必不肯死戰。與其坐待劉敗,損劉之望,而中國更增一大辱;不如先召劉回,全劉之名,而中國尚留一將才』。因請湘帥召劉內渡而以余代之,謂劉望湘帥保全,而余甘趨鼎鑊,不望保全;劉需湘帥接濟,而余但假斧柯,不需接濟。臺灣為中國度外之地、余為中國度外之人,人地相宜,位置莫妙於此。余且言,湘帥且微笑,稱奇情壯釆者久之;終不言接濟、亦不言不接濟,不教余往臺南、亦不教余不往臺南。余壯心頭灰,遊興將倦。又接峴帥電,因榆關大軍將撤,屢勸余不返,已附片奏明離營;陳右丈自保定來電,亦勸余回湘,免生枝節。適陳伯嚴考功招余赴鄂,遂為鄂渚之行。

  甲午(二十五日),附「大通」輪船。

  乙未(二十六日),抵鄂。

  丁酉(二十八日),見譚敬帥。敬帥與粵督譚文帥,宗人也。方余臺南內渡,劉已電稟兩江、粵、閩各帥,言余將為乞援。文帥夙善劉,得其書,因召劉回南澳本任,許設法措餉;以撤勇為辭,待余往粵交付。敬帥亦關心臺事,與文帥常有書札往還。

  七月己亥朔,敬帥為余發電信寄文帥云:『承示劉鎮餉盡援絕尚能支持,洵為可佩。公檄令回任,為國家愛惜將才,具仰藎謀深遠!惟頃據易道面稟,稱臺地民心固結,如有接濟,尚可設法保全。似此劉鎮若去,臺民必失依倚;而中國四百兆之人望,亦恐因之盡失。現在臺北義民奮圖收復,倭氣已奪,機會可乘;不如令劉鎮稍緩啟程,俟戰果不支,折回南澳尚未為晚。公助餉資其撤勇,度外之舉、非常之略,超越時賢;鄙意粵東地大物博,尚欲懇多籌數萬金助其支拒,且冀收功桑榆,大為中國吐氣。如蒙俯允,或派員解往、抑仍易道詣領之處?伏候鈞裁!一瓣心香,不僅為全臺頂祝已也』。

  庚子(初二日),文帥復電云:『淵亭渡臺,我實使之;卒之進退失據,念之心疚!電旨不准接濟勇餉、軍械,安敢不遵。此次三萬以資遣勇丁為詞,與札飭回任之文同解,朝廷當不以為非,倭見之亦不能奪。此正而譎也,不可屢試也。倭雖小有人,彼逆知劉無外援必難持久,姑且緩攻,待其糧盡,然後以大隊蹙之;臺兵皆烏合,一敗則散矣。淵亭以數營抗敵,其何能支!彼時欲回任,得乎?然淵亭雖死,猶勝於薇卿之生也。此間濟臺之舉,眾不謂然。思再予三萬金,亦復何濟!淵亭即收復全臺,總署不敢失信外國,乃令交付倭酋,其若之何?前囑楊西園密致淵亭,早自為計。我所言者,情也、理也、勢也;歸不歸,我不能以決也。麟。冬』。敬帥持示余,余服文帥料事之明,粵可不往。而敬帥顧期望甚切,力勸一行;為作手書,並致厚贐,意殊可感。秋風乍起,辭家轉瞬一年;父老七旬不能侍奉,母服再期不能盡禮:南望家山,惟有痛哭!

  七夕後一日丙午(初八日),登「安和」輪船。

  丁未(初九日),過南京。粒翁適來;登舟,言湘帥不允接濟,僅由桂、惲諸觀察公籌義款萬余兩撥臺。

  戊申(初十日),抵上海。候款到,始與粒翁偕行。

  庚申(二十二日),抵廈門,劉使迎候已久。始知余行後,劉遣記名提督李惟義代余統領三營,吳季籛為營務處同往臺中;李先發,閏五月二十四日季籛亦行。二十八到彰化,六月十五日抵大甲;十八進至吞霄,遇黎軍敗回者,斬一人。是夜,兼程至苗栗縣,則李由斗換退回,同守苗栗。二十三日,苗栗失,退至銅羅灣。二十四日退守大甲,土人不許官兵屯紮。二十五,退駐牛馬投;二十六,退守彰化。七月初六日,倭陷臺灣縣。初八,倭由東大墩小路抄八卦山,踞之。初九,彰化陷。知府黎景嵩帶隊百余人,棄城走;李惟義不知所往。季籛在八卦山下中砲陣亡,義民頭目吳湯興亦死。吳光亮廣勇潰散,臺中悉為倭有矣。嗚呼!季籛實幕府才,劉倚之如左右手,本可不往臺中者也;因余往而遂令同往,因余不往而遂令代往。豈知代余往遂代余死!冥冥之中,竟負此良友耶!臺中既失,倭氛逼嘉義。云林土民簡金華,家為倭所辱,簡糾眾設計誘殺倭人數百於嘉義之他里務;又以鐵鍋鋪路兩旁、掘坑坎,倭騎來者陷而殲焉。劉擢簡為斗六都司,假以孔雀翎:此七月十五日事也。由是所在義民蜂起,時有斬獲;簡索銀六萬兩包取彰化云。

  壬戌(二十四日),有「亞士」輪船往臺北及臺南;余將往粵,不暇往臺,因遣太常博士益陽周振揮、花翎副將衡陽黃文煥二人易服往臺北偵探並賫數千金票往犒劉軍。

  甲子(二十六日),「爹利士」船往臺南,余念粵可不往,宜往視臺南情形如何;爰有二次渡臺之舉。

  乙丑(二十七日),抵安平,仍寓白龍庵。初來此時,季籛朝夕過從;追念故人已成新鬼,不勝慨然!季籛死後,劉更左右無人;文皆市儈、武皆盜魁,志在乘危攫金,飽則颺去耳。查臺南各處防軍尚有六十余營,大約皆畸零散布,漫無統紀。每月需餉十一、二萬兩,所入則海關、鹽局、釐局各項,每月不過四、五萬兩。雖開設議院,勸民捐輸,而富民多已內渡或潛匿不出,議院紳士又不免藉公行私、黨同伐異,大失人心;以致捐數寥寥,無濟於事。方議設官票局,用鈔濟銀,亦朝三暮四、苟且之術也。當此之時,惟有裁兵就餉,以少敵多之一法。余議汰二十營,留四十營;兵則兼用民團、餉則兼發印票。又言曠日持久,餉愈不支;迅速赴機,餉尚可節:勸劉親往前敵以圖進取,勿徒因循觀望,坐失事機。皆不應。猶申前約,留余理道篆。余安能代人受過哉,因以赴粵辭之。

  八月己巳朔,颶風大作,拔木壞屋甚多。往拜延平王祠,見沈文肅所制祠聯云:「開千古得未曾有之奇,洪荒留此山川,作遺民世界;極一生無不如何之遇,缺陷還諸天地,成創格完人」。誦之,感喟無限。

  辛未(初三日),周、黃二君始由臺北至。詢知倭在臺中戰死、臺北疫死者共數萬人;雖設安良保富局羈縻富室、籠絡民心,而淫虐終甚,民不肯服。臺北倭兵僅數百人、戰艦僅六七隻,余皆往臺中矣。兩君受余委,非有厚利榮名而出入虎穴中不避危險,亦烈士也。余欲留使助劉,兩君皆不願。

  甲戌(初六日),遂同登「亞士」輪船。前署臺中府知府黎景嵩、署安平縣知縣忠滿皆兵敗身免,劉欲以軍法從事者;余力為援救,皆得相隨內渡云。是日風浪絕大,舟行起落千丈;余嘔吐困臥,不能勝。

  乙亥(初七日),抵廈門,始有更生之慶。粒翁往晤黃芍岩軍門,商借兵械未成;甫自泉州返,擬繼余一往臺南。余留廈門,寓源豐潤官銀號。司事陳子琴,寧波人;嘗遊日本、高麗、安南,性情伉爽。所居飛樓數重,負山面海,與鼓浪嶼夷埠相對。各國兵輪,即泊其檻下:海市蜃樓、風帆沙鳥,盡在目中。沿海諸山,奇石插天,古榕蔽地。青綠山水,間以金碧樓臺。赤日當空映城郭人物,斑駁陸離皆成火色,真南極下景象。黃蕉丹荔,氣候常如五、六月間。前以書招俞恪士戶部,已由滬來;蜀中岳堯仙孝廉受湘帥命,寓廈偵探,亦居止甚近。兩三人者嬉笑歌哭於蠻荒瘴海中,如韓伯休之賣藥、蘇子瞻之負大瓢行歌、楊升庵之插花騎象也。三角湧者,臺北村名也;地近內山,與生番鄰。人皆蓄火器,善戰斗。距臺北省城百余里,直接海濱,山菁叢深,徑路險曲。倭兵嘗至其地,為土人伏兵所敗,殺傷千余人;後遂不敢再入。臺民避難者,多往歸焉;有眾萬余人、火槍數千桿。其為首生員黃鏡源、洪春榮、捐職黃道開、守備蔡國梁,皆土著;縣丞劉光,湖南武岡人。在臺南已聞之,曾勸劉招致拊慰,以備夾攻。諸人蓄壯謀已久,陽與倭奸相暱,得其情狀,偽為商販往來臺北、廈門間。比余返廈門,俱來求見。據稱室家廬舍為倭所焚、田〔園〕產業為倭所奪,恨倭切齒;倭屢受其懲創,亦日圖報復:彼此有不兩立之勢。此外大坪頂、大科坎、烏塗窟、金包里諸處,亦皆結團拒倭;與三角湧聲氣相通,可以聯絡呼應。諸處所存火藥僅敷半月之用,若余肯為之主,稍以餉械資之,勝於官兵十倍;恢復臺北,指顧可期。察其人,皆壯士。鏡源又樸誠勇敢,知書;以兵法部勒鄉人,設授方略屢敗倭寇,皆其所為。欲圖恢復,非用此輩不可。顧餉械安從出?且事不成,反招奇禍,余安肯為戎首;正色拒之。而諸人謀甚堅,方欲鑄「伯里璽天德」印,奉余為臺北民主。復來言臺北億萬生靈皆中國赤子,中國久已棄之不顧,今日能救此億萬生靈身家生命者,惟余一人;余若不救之,則億萬生靈皆必至「靡有孑遺」而後已。言畢皆痛哭流涕,余亦對之黯然。時南洋義款僅撥萬余兩濟劉,尚存十余萬兩在南洋;南洋欲先進兵、後付餉,劉意欲先付餉、後進兵。余調停其間,正苦無策。

  戊寅(初十日),忽接伯岩武昌電信云:『已有密旨令南洋接濟臺灣』;余不禁以手加額,意謂此真天下第一幸事、中國第一轉機。然不敢輕信,更不敢輕泄也。

  己卯(十一日),粒翁往臺南,因作書以此電寄劉。

  庚辰(十二日),電稟峴帥,懇借撤防湘軍十營,聲言回湘,從海中轉舵襲取臺北。又電稟湘帥,請令南洋兵艦遊歷粵、閩、臺、廈,以圖牽制而壯聲威。又電稟敬帥,請撥借淮餉二萬兩。因淮軍轉運局薛次申觀察授意於余,故有此請。

  辛巳(十三日),臺北義民呈公稟至,居然欲相推戴。其稟云:『臺北紳民等謹稟鈞座!敬稟者:竊我臺灣隸大清版圖已歷二百余年,食毛踐土,感戴皇仁淪肌浹髓,共祝億萬年有道之基。近年設立行省,布置海防;慘淡經營,極費苦心。此次倭奴無端肇釁,要割臺灣,更有權奸某大臣為之串引,從其所好;朝廷愛兵恤民,曲意周旋。臺民聞信之下,同聲一哭,義不事仇;迭次哀請瀝奏,未能挽回。爰卜五月初二日自立島國,共推前撫部院唐為民主總統,仍奉正朔,遙作屏藩;復舉劉大帥為大將軍,鎮守臺南一帶。事雖創見,而意出於血誠;當蒙暫允所請,救民於水火之中。嗣因倭奴潛登金山,一、二狗頭人引進,奸匪乘間肆擾,唐總統始行內渡。倭奴於十五日入踞臺北城,苛政暴行得未曾有。是以天怒人怨,願以干戈相向;誓與土地共存亡,不違棄君親之大恩!各莊齊集義民,奮勇攻殺;倭奴來者,迭為三角湧、烏塗窟、大坪頂、風櫃店等處所敗,前後斬傷至千余名之多。即倭奴之進襲新竹、彰化等縣者,亦被我民沿途包抄、明攻暗擊,殲其前敵強師不可勝數;加以疾病相侵,日多積屍燒埋。探查倭軍沖鋒兵已靡孑遺,目下僅將副隊提用,繼以工役、火夫點出充數:足見其力已困、其勢已蹙。況我劉大總統駐紮處所,兵精將勇,防守周密,器械鮮明,屹不為動;雖商民亦莫不安堵,幾忘大敵之當前也。倭奴逆料難敵,久已不敢進攻。伏思臺地袤延二千余里,背山面海,處處有險可憑。地既膏腴,民多富足。向來沿山黎庶堵禦生番,多習鎗砲,以保室家;且中路以爭鬥為能事,尤稱不畏鋒芒。際此敵愾同仇、眾志成城,何難乘時規復!第以事緒紛繁、新政初張,自應立賢主持,分任諸路,聯絡臺南,共圖郅治,以奏膚功。前閱申報,伏讀憲臺上書籌備戰守,揭劾權臣,慷慨陳詞,同頌嘉謀入告;不特臺民欽佩莫名,即天下之人無不頑廉而懦立者也。夫為非常之事,必待非常之人;有非常之人,而後能建非常之功。茲逢憲節蒞臺,此殆天下之宥我下民,解其倒懸之急以轉旋臺北之乾坤也。詢謀僉同,舉奉憲臺為臺灣民主國副總統,以與劉大總統合力共謀,同心同德掃平倭寇,固我疆圉。敬上印綬,文曰「臺灣民主國副伯里璽天德之章」。凡國中所有一切新政軍機,恪遵承辦,罔敢異心!從此雄峙東南,作中流之砥柱、開萬世之金湯,共慶升平。臺民幸甚!天下幸甚!亟應聯名稟請鑑察,恩准俯從眾議,以慰士庶之心而洩普天之恨。臨稟,毋任切懇叩禱之至』!時中秋前一日也(按上繫「辛巳」繫十三日,此云「中秋前一日」系十四日,似有一誤)。余方擬批其稟,而臺南警報遞至。言倭圖大舉,盡撤遼東倭兵來攻臺南,水陸兩軍分途並進,有「十七封港」之說矣。粒翁到臺南來信,言劉允親督前敵,粒翁代為居守;聞有「南洋接濟」之旨,眾志益堅。惟海涌將平,大局危急,間不容髮;且餉已竭,恐生內變。余方擬復其書,而湘帥急電疊來,謂並無密旨令南洋接濟臺灣,不知何人妄造謠傳!余竟輕信其言,到處傳播。倘日本詰問朝廷,如何善了?余亦必受大累。望余速離廈門,萬勿再管臺事,以免煩言;如必不肯速行,惟有奏明,請旨飭令回籍。一日之間,連來三電,不啻十二金牌;而南洋義款之十余萬金,絲毫不肯發矣。乃知伯嚴一電,竟出訛傳。不意天之斷送臺灣如此其酷,全臺億萬生靈,從此遂無生路,冤哉!黃鏡源等往返臺北數次,確知倭人陸兵皆聚臺中、水師戰艦則已開返臺南一帶,臺北數百里內水陸皆極空虛,各處義民不下十數萬人;聞中國暗中尚不棄臺、有人接濟,莫不同聲感奮。約定於九月十三日為倭國令節、彼中張樂會飲之夕,即時舉火燒其府庫軍械,收復臺北省城;並先遣人折斷鐵路鐵橋,使彼火軍不能再行,斷其由臺中回援臺北之路。萬一事不克濟,則諸人仍退入內山藏匿,亦不至罹其凶鋒。惟盼劉軍由臺南奮力夾攻,使彼腹背受敵、片甲不還,大快人心以張天討。方相與椎牛歃血,誓告天地及列祖列宗之靈,共祈神庥。余亦以此密復湘帥,稱一身去就,頗繫萬眾存亡;惟當益慎樞機,以免再生枝節。余雖有罪,臺人無罪;不能因余有罪,遂不救臺人。如義款可交,請親往臺北、臺南,舍身虎穴,以贖重咎。湘帥復電,仍促余速回;云『國家多難,洋燄方張;再有枝節,不能堪矣!為國為身,均須貴慎;萬勿遊移』!余以師命諄切,去住兩難。正躊躇莫決,又接伯嚴電信,言老人出遊,已抵武昌,命余速還。噫!七旬老父萬里遠行,為遊子不歸故也。余至此,方寸已亂,不能不歸矣;惟專候粒翁回廈門作交代。但恐粒翁不得歸,歸亦未必肯受此交代耳。且連日聞臺南業已開仗,或言勝、或言敗、或言勝敗未分,迄無確音,使人焦灼萬狀。蓋臺北有海電通廈門,而臺南無海電。臺北有各國輪船數艘行走,而臺南祗「爹利士」一艘;間有他國輪船、漁船附信往來,大抵偽者多、真者少。余念粒翁獨陷危地,心旌懸懸。

  二十七日甲午(按二十七日系乙未,甲午則為二十六日,亦似有一誤;或由前文錯繫「辛巳」是延誤耶?待考),「爹利士」由臺南至,憑檻望見粒翁主僕皆歸,為之大慰。細詢一切,始知十七、八兩日倭艦十余艘來窺安平,即退去;往襲鳳山東港,亦未猛攻。二十三、四日,乘臺南海浪漸平,遂盡泊安平口外,成合圍之勢。英國領事出為居間,勸劉與倭和。劉懸白旂停戰一日,遣人登倭兵船,允將臺南讓出與倭,索倭償費若干萬兩;倭不應。二十五日,倭由嘉義鹽水港撲岸,劉軍將不敵;適余所寄餉至,劉懸賞鼓勵,遂轉敗為勝,斬獲倭兵數百人。聞昨日倭又往窺旂後街;旂後為臺南根本重地,砲臺最堅,劉養子名成良者率福軍十數營守之,不知能抵禦否!粒翁昨午出安平海口,從倭艦中穿過;桅巔皆懸大砲,似即欲開放。各國兵艦來觀戰者,亦雜泊倭艦間。聞東南數十里外砲聲隆隆,皆言是旂後開仗也;大局安危,必不出兩、三日內。時臺南軍民內渡者日不暇給,「爹利士」居為奇貨,仍復開往。

  九月戊戌朔,「爹利士」又由臺南載難民回,則旂後已於二十八日失守。劉成良逃至安平,父子相對,束手無策;與五月十二日唐署撫在臺北景象,正復相同矣。旂後、安平僅六、七十里,善走者不一日可至;旂後既失,安平三面受敵,萬不能守。惟有小道可通內山,余曾教劉以內山為擴廓帖木兒之和林、李定國之猛線;然逆料其未能出此。既而接到劉信,言謹遵余教。安排退入內山,已將輜重軍裝先用牛車運往。余不覺起舞,意劉果入內山,余亦當披髮相從;彼不負臺人,余亦不負此友。

  己亥(初二日),「爹利士」又往,亟走筆作書報劉;謂『足下生平所最景仰者二人,一曰關夫子、一曰岳夫子;兩夫子當時若非捨得一死,安能流芳百世、血食千秋!萬一「死」字不能,能退守內山以草寇終,尚不失為英雄末路。惟內渡則萬萬不可』!並搜括囊中余款湊番錢一千元寄之。臺北義民望劉入內山尤切,蓋入內山有四利:一、地險,倭不能入;一、糧足,軍不至饑;一、生番與倭為仇;一、義民到處相應。劉一日在內山,倭一日不安枕;猶之劉一日在越南保勝,法人一日不安枕也。

  壬寅(初五日),有人來言:「爹利士」已到,劉所豢養群犬已在某客棧中。使人往視,則劉成良與其帳下兒梁阿金終日給事左右者皆在其處。余大驚詫,亟召詢阿金,阿金尚言劉獨往內山。片刻間,臺南官吏、紳士、將弁、兵民麇至蟻聚,多來見余;言劉實以初三夕微服出城,登「爹利士」船,匿船主英國人所,故倭人入船大索,不能得。展輪出口後,倭人復駕兵艦來追,將近廈門追及之;船主急信懸旂告廈門領事往援,言船已至廈門,非倭所應阻截之地。倭不能難,竟退去;劉得生還焉。諸人與劉先後出臺南府城,倭並未開砲攻城,亦未以小舟登岸;大約一、兩日後倭始入城也。嗚呼!臺北、臺南兩次敗亡之狀,余不幸皆親見之。臺北近土崩、臺南近瓦解,皆所謂梁亡自亡之也。阮步兵登廣武,歎時無英雄,遂使豎子成名;今日又何從得此豎子哉!劉以畏人索債,故潛住廈門;一日,即乘肩輿由陸路往汕頭。西風滿天,黃葉乾■〈疒侖〉;劉安雞犬、劉表豚犬,遂皆流響白云矣!

  全臺既覆,事無可為;余與臺北義民,至此始盡絕望。寄信黃鏡源等,令其速為收束,免受倭人塗炭。老父獨遊匡廬,已返鄂渚相待。余與粒翁為臺北事所羈絆,直至季秋望後,始賦歸去來兮。回首遊蹤,恍如一夢。綜而論之:臺北之失,由於唐署撫挾持無具,信任非人。全臺精華本聚臺北,加以南洋為之接濟,以百萬之餉、數萬之兵,城高池深、器械精利;一聞敵至,委而去之。又復調度乖方,措置失當。林朝棟,勁旅也;乃置之臺中防土匪。劉永福,名將也;乃棄之旂後控生番。李經方,臺之仇人也;乃潛與相暱而教之不來。林維源,臺之富紳也;乃不與結盟而聽其自去。或言唐舉事時早辦一走,密電權貴有「但求脫身,束藁歸罪」之詞;其與臺誓共存亡之言,特欺人語耳,畫虎類狗、畫蛇添足矣。至林維源富累千萬、官至二品,諭旨令捐銀百萬,祗應八萬;甘以家產輸與敵人,乞其保護:膜視桑梓,靦顏寇讎。本無心肝,抑不足責!臺中之失,由於林朝棟、楊汝翼、邱逢甲之棄師潛逃。汝翼、逢甲,皆不應治軍旅之人。朝棟則本臺中土人,世號將家,兵皆佃戶;保衛鄉里,氣力有余。乃以病風偏廢,竟行內渡。或言其弟某引倭入臺中,為保家產、報私怨計;莫能明也。黎景嵩支持數月,不為無功;而身有地方之權,不能聯絡紳民、調和將帥,境內如大甲溪、八卦山諸險並不先事扼防,敵兵一臨,仍即潰走!又信任一李惟義,使統諸軍;倭兵臨城,聞李惟義輩在城中方擁妓酣臥,事後皆諉咎於吳季籛一人。季籛固不饜眾心,然彰化之陷,死者獨季籛耳;視黎、李何如哉!臺南之失,則由於外援盡絕;而實劉因循觀望,專諉外援,隱曲阿私,不修內政之所致。周君振揮謂其既不能為人上、又不能為人下,語良不誣;要其弊,皆一「利」字為之。劉自言初渡臺時攜帶家資六千兩,渡臺後僅寄回一萬兩,操守似尚可信。而以余所聞所見,其子弟族人、左右近習、官親幕友,無一非目不識丁之徙;以目不識丁之徒而欲其不好利也,蓋亦難矣!方劉在臺南,倭不知其深淺、中國亦不知其深淺,滬上坊賈影射小說演義所載牛鬼蛇神之事以相附會,作為「劉大將軍平倭記」,圖畫其形狀、戰績,風行海內,荒唐不經;雖窮鄉僻壤女子小兒,無不知有劉永福之忠義者。實則出於市人射利所為耳。而劉之子弟族人、左右近習、官親幕友,遂偃然自得,居之不疑曰:『我所為者,忠義也』!實則欲劉一日在臺灣,若輩即攫臺灣一日之利,而劉之〔成〕敗、劉之安危、億萬人之生死皆所不顧,以至成者敗、安者危、生者死而後已。嗚呼!陽託為義以便其取利之圖,此固中國之所專長,而不獨臺灣諸人為可太息痛恨者也!反己思之,臺北之失,余不與聞;臺南之失,余亦可告無罪。惟臺中之失,則余頗悔且恨焉!當劉發萬金、撥三營請余往援時,臺中事尚未棘、險尚未失,余若不顧利害、不計生死、不畏艱險,毅然而往布置一切、聯絡各軍、號召全臺,縱無偉略奇能,亦必不至遇敵即逃,擁妓酣臥;若能集兵力、得將才、結民心、通餉運,徼天之幸,未嘗不可恢復保全。古人有以一成一旅致中興、以百里五十里王天下者矣, 況有兵將在掌握哉!乃以一念不堅,棄之內渡,又復滯留周南、逍遙河上;比返轍,而全境淪為異域、一軍盡化沙蟲矣!粵東梁子嘉(名成柟)曾入劉幕中,余再至臺南稱為「韓陵片石」者;其懷人詩及余云:『入穴便應擒伏虎,成師何事頓西螺』?西螺、東螺,嘉義溪名也;李惟義、吳季籛代領余軍時,嘗駐於此。詩意指之,其責余深婉矣。或又謂余不應拘泥禮文,堅辭道篆;倘與劉共治臺南,分任戰守,當不至此。此則余之才駑,恐如劉琨之依段氏;而亦劉之意觳,不能如許遠之得張巡也夫!海內知好,傳聞余已死臺灣;王夢湘編修作輓詞數聯,膾炙人口。錄之左方云:

  『天乎太忍,殲我良人!仗列祖英靈,鑑得孤臣求死志;

  魂兮歸來,化為朱鳥!看中原城郭,誰懷九世復仇心』?

  『奉嚴命,入危疆;天所棄,我所爭。報君即報親,開盤古億萬年孝子忠臣之奇局。

  踐前言,蹈東海;歿有為,生有自。獨清還獨醒,問光緒廿一載鐘鳴鼎食又何人』?

  『揮不返魯陽日,補不盡女媧天;入夜海門潮,白馬素車,穿脅靈胥同一慟。

  生無負左徒鄉,死無慚延平國;思君廬山月,青楓赤葉,讀書狂客好重來』!

  『一萬里倉皇風鶴,遍乞援師;此志竟無成,晞髮咸池,去矣排空訴閶闔。

  二十年追逐云龍,頓悲隔世!吾生亦何樂,側身天地,淒然隕涕看神州』!比田橫之挽歌,愈炎午之生祭;文字雖佳,題目卻差:殊足令余愧死耳。

  是役也,以五月二十九到臺南,以閏五月二十九到南京,以六月二十九到武昌,以七月二十九到臺南,以八月十日返廈;凡寓臺南二十日、寓南京三十日。始得峴帥之書,欲返津、榆而未果;繼得文帥、潤帥、敬帥之書,欲往粵、閩而未果。回湘時,欲取道浙東遊普陀、天童、天臺、雁宕、蘭亭、禹穴以歸亦未果。獨在廈門淹留甚久,其名勝曰南普陀、曰虎溪岩、曰日光巖者,嘗屢遊焉;要皆以面海勝、以負山勝、以奇石勝、以古榕勝,以清淨莊嚴、人跡罕到勝。而南普陀之勝尤著,中秋後與恪士遊,兩人坐石上淪茗清談不忍去,恪士為作「磐陀對話圖」。九日與粒翁、堯仙遊,呼酒登臺,堯仙又為摩崖題名以志歲月。曾幾何時?俱成陳跡,故人亦天各一方矣!余又喜棹小舟渡廈門港,為鼓浪嶼之遊。嶼中本夷埠,間以民居;路皆鋪以細沙,平軟勝於輦道。珠宮貝闕,固極輝煌;茅舍竹籬,無不幽潔。奇花異草,怪石珍禽。身歷其間,儼然在仙山樓閣。島上一奇石突起,高八、九丈。西人建飛樓於石頂,縹緲天末,望之如武夷幔亭。石旁摩崖,碑字大七寸,每行三十字、可二十余行;乃嘉慶癸酉福建水師提督王得祿所泐「鼓浪嶼三元宮記」,因平蔡牽而作。空留虎臣之名,已作龍伯之礎;伏波橫海,況今日無人耶!立斜陽中,徙倚歎息久之。

  臺南無名勝,匆匆亦未暇遊,僅一登紅毛樓廢址;用紅磚砌成,即所謂赤嵌城也。

  臺南皆以紅磚為牆,否則蒔蕉樹、種莿竹,以籬落代牆壁。塚墓肖棺形,塗以白堊,從未見青塚;廈門亦然。此皆他處所未經見者。憶登紅毛樓望海時,風云改觀,天地異色,賦詩數首;其末句云:『大荒我有他年約,披髮騎麟再訪秋』。由今思之,儼成語讖;自非披髮騎麟,安能重至此土哉!